
"选佛场"是普照寺禅堂之名,它来源于唐朝居士庞蕴的一首佛偈:"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在十方丛林中,大家聚集在一起,参究"无为"大道。出家学佛,务求明心见性,如同士人进士及第一样,才算入流。
"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一句,又源于唐代丹霞天然禅师的典故。丹霞天然禅师本是儒生,准备去长安应试。在路上,有人对他说:"选官不如选佛。"于是,他就打掉了求官的念头,到马祖、石头那里"选佛"去了。以后的禅门,就以"选佛场"自居。心空就是见性,得到祖师的认可就是"及第",与进士及第一样。
普照寺禅堂命名为"选佛场",意在追慕古代高僧大德风范,以之为榜样,精进修行,明心见性,获得内心真正、究竟的快乐。

普照寺选佛场禅修,主要是修习慈心观,修学药师法门,持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慈心观——
慈心观,即去除妄念杂虑、远离嗔恚怨憎之念,专致于慈悲心,观一切众生普遍受乐的三昧。现代社会,人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烦恼、贪欲、嗔恚、愚痴等等让心灵不得安宁。
修习慈心观,可以对治嗔恚、烦恼,培养慈悲心,有利于帮助我们调服内心、获得安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修行者怜念众生、关怀众生的心理境界,是一种平等地普愿一切众生都安乐的善愿。修慈心观,先止息自己心中的火气,先对自己散播慈爱,接下来再是亲爱者、无关者以及怨敌者。
药师法门——
我们学佛,就是为求离苦得乐。佛教有三种追求快乐的法门,现生乐、后世乐和究竟解脱乐。在现实人生的环境里面得到快乐,就是现生乐。
药师法门是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的净土法门,注重利益现实人间,是现生就能得乐、得福慧的法门。修学药师法门主要有三大殊胜:第一,若犯戒者,闻药师名已,还得清净。第二,若求生极乐,未定者,修药师法门,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花中,自然化生。第三,现生种种厄难,不如意事,悉皆消除。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健康",身体健康无病苦,心灵健康无烦恼,灵性健康出轮回。
修学药师法门以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念药师咒,持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为根本,法门殊胜。
人离不开饮食、呼吸、睡眠,而药师佛就在饮食、呼吸、睡眠之中告诉我们,修药师法就是修禅,而且是从息、心、色来修:如来禅是息法,由定发慧,从呼吸下手,断惑证真;祖师禅是心法,以慧摄定,明心见性,顿证菩提;秘密禅是色法,在饮食之中修行。
总之,药师法门是最适合当代众生修学的法门。
选佛场远离香客如织的各处殿堂,宁静安谧。庇荫于千年桢楠华茂的枝叶之下,清凉清新。这里有可同时容纳百人的共修场,也有供独自修行的独立隔间,错落分布在寺院西南角的树林中。
流水蜿蜒,石阶衔远,古木参差,明旷悠然。
共修场中,释迦牟尼佛为众生说法的巨型壁画,讲述着佛法教化最初的感动。上百个蒲团整齐地安放在墙边,修行念诵的经书在静静等待着修行者。香炉已经溢出袅袅轻烟,空气中浮动着淡淡香味。指导修行的师父盘膝而坐,稳如金钟,为信众讲解示范修行事宜。
独修间中,修行者默坐其中,盘腿闭目,在静寂中尝试忘却周围、忘却自身、忘却一切,进入虚空冥想状态,修炼内心"觉照",找寻自心的真实本性,消除妄念与烦恼,获得宁静与解脱。

2012/9/15 14:15:39
2012/7/10 14: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