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About Puzhao Inner Peace Healthy Lifestyle Puzhao Zen-Tea Urban Bodhi -manda Charity Cause Material of Buddihism Circulating
寺院每一天
[Date:01 Jul, 2013 | number of visits:]< Previous Menu
2013/7/1 9:28:18
佛学院那些事儿

      年少出家,常被人问起这样的问题:你是从佛学院毕业的吗?是佛学院分配到这里来的吧?被问得多了,便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很多人不了解佛教,却都知晓有“佛学院”的存在,而至于这学院是个什么样子,是如何的开办模式,则是不求甚解,大胆臆测了。

      佛学院,顾名思义,就是学习佛教知识的场所。从广义上讲,僧人们暮鼓晨钟,诵经参禅,生活有律,修行终身,无一日不在研习佛法,因此,所有的寺庙都可称之为佛学院。古时丛林道场,有高僧住持,四方行者慕名前去求法,动辄成百上千人,集中听讲,这已颇具佛学院的规模和形制,只是尚未立名。从狭义上讲,民国时期,太虚大师等教界领袖创办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等,广招贤才,讲授佛法,至此,“佛学院”之名始见,并延传至今。

 

      随着佛教的日渐复兴和各地寺庙的陆续开放修复,佛学院已从早期的数所发展至今天的几十所,其中以佛教最为兴盛的东南一代分布较多,并多由一些力量较大的名山宝刹承办。很多人想象佛学院应该就像社会上的学校一样,有个校区,其实不然。大部分的佛学院其实只是存在于寺院里的一幢楼,甚或是一排房,并未独立出来。究其原因,一是占地问题,二是佛学院需要依托寺院才好开办。近几年,一些大寺庙开始另外征地来构建佛学院的新校区,已建成的有普陀山佛学院、杭州佛学院、河南佛教学院等,都掩映于山清水秀、风景绝佳之处,并独立在寺庙之外,规模较大。

      佛学院有僧众和尼众之分,男女二众分寺、分区设学,但在学校数目上,仍以男众学院居多,女众学院目前只有十所上下。同外界一样,佛学院也有学历上的等级制度,主要分预科、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四级。有些学院可同时开办,有些则开办其中一二。在课程设置上,除佛学主修课外,尚有历史、古文、英语、时政、书法等选修课。部分佛学院也有自己的专业和特色,如五台山尼众佛学院主修戒律,鉴真佛教学院主修英语,杭州佛学院主修艺术等。

杭州佛学院

      佛学院的招生对象主要为各地寺庙里已经出家的僧众,也就是说,只有先出家,然后才可就读。即便有学院可招收俗家学生,也是要求有出家意向方可。关于毕业后的去向,原则上佛学院不包分配,学生从哪来,仍回哪去,即回到原来的寺庙去。成绩优秀者可留校任用,或由学院资助继续深造。与外界不同的是,出家人读书不是为了就业,而是为了能够系统地学习佛教知识,增长福慧,以便将来能更好地修行和弘法。

      佛学院自创立以来,已为佛教界培养了大批人才,现如今,这些人才已承担起传承佛法和弘扬圣教的使命,住持道场,修复伽蓝,广设方便,度济群生。佛学院更多的僧才在成长,他们必将成就佛教更好的未来。

链接

· 佛学院“轶闻”

亚洲最大尼众佛学院——普寿寺佛学院

      佛教界的清华北大是北京的中国佛学院和厦门的闽南佛学院。中国佛学院是培养“方丈”的摇篮,僧人毕业后大多回寺庙当了住持;闽南佛学院则主要培养“法师”,即师资力量。

      江苏扬州的鉴真佛教学院被称为佛教界的“黄埔军校”,主修英语,专门培养佛教国际交流人才。

      极乐寺的哈尔滨佛学院因其名字缘故,被网友戏称为“哈佛”,并在网络走红,很多人甚至问起学历及录取分数线问题。

      五明佛学院因地处三四千米的藏区,生活条件艰苦,而学院人数又不断增加,很多人过去后只有自搭茅蓬居住,并要靠牛粪来烧水和煮饭。“在海拔4000米的山坡上,成千上万间小木屋拥挤在一起,如同密密麻麻的蚂蚁窝,就连上帝也会看傻了眼”,这是网友对那里的形容。当然,这是戏言,网友同时也说“在一条名叫喇荣沟的山谷里,蔚蓝苍穹之下,崇山峻岭之中,数万间暗红色的小木屋如众星拱月,簇拥着几座金碧辉煌的大殿。佛学院四周有着草原、湖泊、河流,还有一座天葬台……”,单用想象也会感叹于佛学院的壮观和震撼!

五明佛学院

      佛学院的学员不称“学生”,而称为“学僧”,即学习的僧人之意,相应地,便出现了“学僧会”、“毕业学僧”等称呼;出家人授课被称为“法师”,即讲佛法的老师。

      佛学院没有周末休息制,大多时是在周一放假。周一这一天,不上课,学僧可外出,但仍需请假。寒暑假期,很多佛学院采取“放假不放人”的办法,虽不上课,学僧却仍留校。

      出家人读书是免费的,不仅免费,佛学院还会提供补贴,只是很少罢了,一个月大概有五十元到二三百元不等,另外也发放一些生活用品。

      佛学院的免费制度带来了生源不稳定等问题,因为不用交钱,学僧便可随时走人。一放假,学僧去云游四方,游到一个好地方,便不回去了,有些人甚至一年会换读几个佛学院。所谓的“放假不放人”,也就因此而立。

      有些佛学院管理严格,学僧入学后需上交手机和电脑等物,每隔一周或一个月归还一次,学僧使用一天后再交上去。

      佛学院会发给学僧校服,所谓“校服”,即统一款式和颜色的僧服。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学僧们多穿灰色僧服,法师们则穿黄色,以此来区分师生。

      从佛学院的招生简章上可以看到,僧人的入学年龄多限制在35周岁以下,有的可适当放宽。由于每个人出家的时间不一样,学僧们的年龄跨度就有点大,最小的十几岁,最大则有四十左右,且文化程度高低不等,这就得辛苦佛学院的授课法师和老师们来费心施教了。

 

· 佛学院小常识

五明佛学院

      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是五明佛学院,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学院人数可达几万人;最大的女众佛学院为五台山普寿寺佛学院,人数上千,且可招收外籍出家众。

      目前,国内佛学院可提供的最高学历为硕士研究生,尚未设立博士学位。一些僧人欲就读博士,只有去社会上的高校考取。

      大陆佛教界的最高学府为设立于北京法源寺的中国佛学院,只招收男众。

      全国的佛学院虽为数不少,但正式获得国宗局和中佛协批准成立的却只有数所,这数所便算是优秀院校了。

      佛学院大都有自己的校训和logo,内容和图案则以表达独特的佛教内涵为主。

      佛学院是佛教界的内部院校,不对社会公开招生。台湾和国外的一些寺庙开办有佛教大学,属社会统考体制,面向大众,但在内地尚未出现。

河南佛学院

      佛学院是有入学考试的,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考试科目一般有佛学、语文、英语、时政或历史等,考前会有复习大纲提供。

      僧人们在佛学院的学习生活都很紧张,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晚间九十点休息,很少有空余时间。同所有的事情一样,唯有精进不懈、持之以恒,方能在佛学院里学有所成。

      佛学院的课外活动项目不多,主要有演讲比赛和外出参学等,演讲以培养学生讲经说法的能力,参学即参访名山古刹,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普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