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About Puzhao Inner Peace Healthy Lifestyle Puzhao Zen-Tea Urban Bodhi -manda Charity Cause Material of Buddihism Circulating
寺院每一天
[Date:10 May, 2013 | number of visits:]< Previous Menu
2013/5/10 10:28:04
网络时代的弘法

      纵观佛教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佛教弘法方式一直随着当时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最初,佛法靠聚众讲说得以弘扬,然后是笔录、传抄;后来,随着印刷业的兴起,印经传法有了极大成就;到了电视影音的时代,就通过录像、录音来弘法;到互联网普及的现在,佛法弘扬也丝毫不落后,以最新最快的新媒介形式,呈现在世人眼前。

      现在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对传统寺院文化的冲击及影响非常明显,而借助现代传媒弘法,也是佛教发展的必然趋势。实际上,大家已经看到,互联网上关于佛教、佛寺、佛法、僧人的信息不在少数,无论是网站、电子音像,还是博客、微博,在传播速度和传播内容上,佛法的弘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宽松和便捷。

      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在大量的正面弘法之下,总有那么一些不和谐、不正面的消息,给佛教带来负面影响。很多人可能会对现代社会中的佛教提出质疑,比如寺院商业经济、现代传媒手段、佛教传统理念、僧团的修持等等,因了解得不深入甚至是片面,进而发出谴责,导致更多的人对佛教产生批评和不信任。

      这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如何利用现代传媒,树立佛教正面真实的形象,传播如实知见的佛法,是当前佛教界需要重视的课题。所幸的是,不少大德、佛教人士已经开始着手这一新尝试,他们在自己的“一份试验田”里进行着脚踏实地的试验。

      举例。北京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他同时也是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和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有文章曾介绍他的“八国语言”微博与“和尚博客”。他是国内第一个开博客的法师,那是在2006年2月,网络弘法还很陌生的时候。他的博客里有讲经说法,也有寺院僧团的生活,还承担着普及佛法常识、为信众释疑解惑的功能。人们长时间对佛教的模糊认识,一下子有了一扇可以洞见的门窗。而法师的微博,则侧重于用佛法智慧帮助人们解除烦恼,有极强的互动功能。为了让微博传播得更广,法师及龙泉寺的弘法人员又将之用英、日、韩、俄、法、德、西班牙文传译出去,传播佛法正音,此举不仅国内首创,世界亦是罕见。学诚法师说,唯有顺应时代的缘起变化,佛教才能恒久地传承与发展,借助信息技术快速地把佛法传播出去,才能让更多的人们听到正法之音。

      举例。河北沧州水月寺住持延参法师,被媒体冠以“中国最萌和尚”之称谓,他同时也是河北佛教协会副会长。别看他一口方言,貌似乡下人,他还出版过《宽怀人生》、《这个和尚有点儿萌》等著作,是著名书画艺僧和佛教文学作家。在网络弘法中,他是不折不扣的“微博达人”,这一点从他几百多万的粉丝可以看出。他在微博上散发“正能量”,他和小徒弟、大黄狗的生活对话系列,影响了很多人积极、向上、努力地生活,比如“阿发啊,咱努力的活啊,辛苦的又不是咱一个。”,比如“孙艺,你行的。”除此之外,在线答疑、网络慈善也是他微博上的重要一项。通过这样的方式,很多人对佛教产生了亲切感,也更容易接受佛法了。延参法师说,千里去烧香,不如点鼠标,在家就能浏览天下佛教好文章,参拜天下名寺,学习全部的佛教经典,学习佛教不拘形式。

      举例。武汉归元禅寺方丈隆印法师,在禅寺的网站中开启全国首家“电子祈福”模块,还开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归元隆印”来弘法,拥有粉丝共计300多万人。归元禅寺的网站以水墨动画开头,以电子祈福、在线数罗汉以及3D体验归元寺为最大特色,吸引着全世界人们关注归元禅寺,从这里感受传统佛法与现代社会结合的魅力。最近,归元禅寺还特别开通了电子佛学杂志《内学》,方便大家进一步学习佛法、了解佛教。而隆印法师的微博,除了承担工作、生活上的指导感化,也有“善缘义助”的网络慈善功能,用以资助贫困学子,网络弘法被运用得很成熟。隆印法师说,现在人生活忙碌,也不方便,网络可以随时打开,随时可以听可以看,弘法最重要的是要达到效果,让人欢喜赞叹。

      举例。苏州西园寺副寺宗舜法师,也是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部主任。他的弘法试验在于创建了网络虚拟道场,组织人们在网上共修。他在微博上发起的“无尽传灯微博共修”被凤凰网华人佛教选入“2011年十大佛教新闻事件”。微博共修,即每月在固定时间中,利用微博平台组织大家各自完成规定的修学功课,比如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或“六字大明咒”1080遍、《心经》10遍、《大悲咒》30遍等。宗舜法师把共修的要求和顺序编排好,在功课次第上注明,规定功课内容、时间和修行对象。这样一来,参加修学的人在家即可如法如律地修学,非常方便。此举也提高了现代人修学佛法的积极性。虽然用网络做工具,但宗舜法师说,形式再潮也没有关系,只是内容一定要合乎根本的原始,要坚持传统。

      除了上述几位法师的试验,佛教界中许多大德也在纷纷利用网络的便捷,进行着慈悲度众的事业,比如索达吉堪布、济群法师、素全法师等等。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转变观念,勇于创新,打破思维定式,采纳适应现代社会文明的传播途径,相信佛教将会得到更好的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