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除夕,从5点半的晚饭后,寺里所有人就进入了“战备”状态。
每年除夕,进香的人都会很多很多。所以,我们早早地就将香、灯、蜡烛搬运到每座殿堂,连山门前和观音广场都摆上了。戴红袖章的义工,身穿制服的警察和保安,还有白大褂的医生护士齐齐待命,甚至连师父们都守在殿堂前。
夜色渐浓,寒气凛人。寺中四个香签集中处理点已经有小小的火堆,大香炉里已经插满了高香,围着红围裙的义工正在清理已经燃尽的香签棍儿。才晚上8点过,离最拥挤的人潮来临还有一段时间。
趁着还不是最繁忙,寺中资助的学生们开始集体向师父们拜年了。今年回来的学生好多哦,还在读书的,已经毕业的,工作几年的,远在西藏的,近在都江堰的,都有。这些孩子很知恩、很记情,佛法已经将爱的种子播在了他们心中。
看着浩浩荡荡30多人的学生队伍齐齐排在面前,住持果证师父笑得那样慈蔼,那样欣慰。
“师父,我们给您拜年了!”孩子们整整齐齐向师父顶礼。
师父侧身让过,双手合十:“先礼佛,先礼佛!一礼佛,二礼法,三礼僧!好了好了,都起来,都起来……”师父笑着,一一给孩子们发了压岁钱,“阿弥陀佛!学习进步!”
拿着压岁钱,学生们笑逐颜开,继续赶往别处,给其他师父顶礼拜年。这个传统延续在寺院的每一个除夕,它传承着古老的民间习俗,也养护着新生代的良善与礼敬。
已经忙碌了一整天的五观堂,此刻正稍事休息,为除夕夜最后一场忙碌养精蓄锐。为了让全寺上下及香客信众,在龙年到来的第一时间有个好彩头,五观堂今晚特别准备了350斤汤圆作为新春第一碗福粮,希望大家吃了之后团团圆圆、幸福圆满。汤圆已经备好,此刻只等入锅了。
环视全寺,属观音广场四周的灯火最为辉煌,大殿、客堂、五观堂、蓥华殿、燃灯殿以及流通处的所有灯光,都烘托着金光灿灿的观音菩萨。许多人请了祈愿宝带,写上新春祈愿,虔诚地围着菩萨绕了三圈才系上。还有一些人往观音菩萨的聚宝盆里扔硬币,玩得正高兴。广场上的拜垫已经比平时多添了好几个,可还是不够,大家得排着队拜菩萨。
观音菩萨正后方的二楼上,果证师父在坚守客堂,接待客人。天气寒冷,客堂没有暖气,师父穿了一袭加厚的灰色棉袍并戴上了帽子。尽管寒冷,宾主言谈相契,妙语连珠,笑声不时飞远。络绎不绝的客人们逐渐散去,师父这才得了个空,走到门外看看广场上的喧哗鼎盛。
藏经楼是另一处人堆人、人挤人的地方,这里有千手观音、财神菩萨和地藏王菩萨,还有最后面的药师佛。人们总是先拜财神,然后求签、解签、化太岁,再拜地藏王菩萨和药师佛。很多人对化太岁很感兴趣,站在“2012龙年壬辰年化太岁”知识展板前津津有味地看。有人专门喜欢听解签,一口气摇了3支签,请守殿的法师给仔细看看,旁边一大群人围着听。这个大天井里的3个香炉也插满了,抽签棍儿的义工正在努力清理。廊檐下摆着燃灯的供桌,过了今晚,这张供桌就会摆满了灯烛。
从最前的山门到最后的药师殿,没有一处是清闲,守殿人员已经累得腰酸背疼,而人潮依然不断。幸好还有那么多义工和维持秩序的警察,给予了极大帮助。义工中,有平日里常上山的护法,有时常来帮忙的居士,有与寺院结缘的朋友,甚至还有承建上客堂、云水堂的建筑单位工程师。他们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圈子事业,但在寺院中,他们只当自己是来亲近佛法种福田的凡夫而已,如此谦卑,如此低调。
时间渐渐接近凌晨,大批人潮涌来了。
大家集中在大雄宝殿和观音广场,燃好手中的香静静等待,一层层、一排排地站着,等待零时的到来。插得满满的大香炉中,烟尘缭绕袭人;红通通的明烛台上,一片光芒璀璨。喧闹之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时间到了!”有人率先向佛菩萨鞠躬敬香了,其他人纷纷效仿,赶忙拜佛敬香,一时之间,黑压压地一片全都朝一个方向起、伏,竟还有些整齐。站在僧寮楼上看,真的有些惊叹。
指针指向零点时,五观堂的汤圆也煮开了锅。一个个雪白的汤圆在翻滚沸腾,袅袅白气,阵阵甜香,让人恨不得马上夹一个送进口。打饭的窗口上排着长龙,快要排到五观堂门外了,敬完香的人们相约着一起来吃碗滚烫的汤圆,团团圆圆,暖心又暖胃。五观堂的人分作两班,一班为香客信众舀汤圆,另一班则提着特制铁桶装着汤圆送往每个殿堂,为守殿的师父、员工、居士、义工送去欢喜和慰劳。
这样的热闹一直持续到初一清晨5、6点,但这并未结束,喜欢初一大早上香的人又接踵而来,寺院迎来龙年进香的第二次高峰。
辛苦啦,各位!
(普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