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阳春和煦,蓝天做景,山花做美,普照禅林内迎来一位不简单的茶人,谁呢?
他是一位着素衣、戴眼镜、语声轻柔、步履无声的茶人,是修为颇高、德行颇重、声望最胜的茶人,更是掀起禅茶文化新定义的标杆人物,他就是台湾食养山房主人林炳辉先生。
因缘际会,台湾相遇种下善缘,于是便有了今日的一场拜会与探讨。
果证法师有感于食养山房的茶美学空间、精美的佳肴、细致而无为的禅意融合、人性化的私人级感受;林炳辉先生有感于普照禅林的参天古树、晨钟暮鼓、既而深深吸引。
遂,林炳辉先生将用所学所悟的禅意美学智慧,将为普照寺打造经典级的禅堂、茶室等。
二者发心同向,皆愿为接引更多大众广结佛缘、福慧增长而付出毕生精力,愿为正知正见的玉露滋润每一个心灵而献出所学所得。
长者长吟,行者倾听,沉浸在正能量的氛围中,实在是让同行者赞叹不已,更是让我等后辈来者深受启发、默默努力。
"先生"一词在中国文化的进程中是由来已久,记得《国策》中有一句:“先生坐,何至于此。”这里是称呼德高望重、修为极高的长辈或智者。所以,特别喜欢尊称林炳辉老师为林炳辉先生。
林先生讲自己在对待茶、茶器、花草、菜肴、修行等的践行故事和禅意空间美学的主张,娓娓道来,无论是知见的魅力还是行履的气质,无不透露着一位具有无上修为的智者品行。
不对,说无上都不够了,应该是无为,一切有为知见意识形态等皆化为无为。
无为而为,为而不为。
于是,便在参天古树下、在寂寂禅堂旁进行了一场禅的对话;在清代四合院里、在古朴极简环境下进行一场如是茶会。
把岁月的痕迹邀请起来,把院子里的青苔草香邀请到,把灵动自在的孔雀邀请上,和我们一行者品茶、品禅、品佛语。
或许最开始品的不是茶,但过一会儿时品的是茶、又不是茶?
不清楚!不过到最后,知道是品茶。
禅茶与修行的境界就是这样,吃茶是生活、禅是生活、生活就是当下正在进行的一切。
然而,茶是什么?林炳辉先生到最后也没有回答。
但,在一整天的接触与倾听中,一种无言的欢喜轻轻地拨开所有的烦恼障碍;一种无形的暖意让人对生活充满期待、对当下充满真实;
一些无为的举止刷新对修行的认知、对行履的定义,一些简单的言语感悟圆融、无为智慧的力量和能量。
“习茶,更多的是自身与生活环境的浸染和吸纳,是茶人修养和能量的体现,是慢慢从你的穿着,从你的生活细节,甚至是从生活空间中强化而出的仪器。”
“茶席是茶人自身情绪的表达,它能让茶客在坐于茶席之后能体会到空间产生的气氛,既而沉淀内心,收敛肢体。”
“我十几年来,只是把安静的想法做成空间,过一个生活而已。”
茶
会
普照寺第五届《如是茶会》
将于4月22日举行
具体详情在这里!
请大众注意
名额有限
报名从速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