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普照寺记 心得清凉 休身养息 普照禅茶 都市道场 慈善事业 法物流通
寺院每一天
[日期:2015/1/8 | 浏览次数:< 返回寺院每一天
2015/1/8 13:06:36
最忆我们上客堂

 

      2012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上客堂也刚开始接待大众入住。上客堂第一个站在总台给大家制房卡的,就是区区不才在下。那时候,我们寺院第一次引入房卡系统,需要用电脑操作,恰好只有在下能够勉强胜任。虽然后来离开了上客堂,总台也换过了好几位志工,但现在每次去上客堂时,大家还是觉得很亲切。

      记得那时候,上客堂总共有十一位志工,大家每天齐心协力整理房间、打扫清洁、把换下来的布草抱到停车场的“993”去。以前拍过一张照片,是她们拉着布草车从长长的石阶梯下来,走到花园中,笑得很开心,背景是春天刚开的垂丝海棠和新绿的树叶。这片花园是师父每天健步行走一小时的运动场,是客人们最喜欢的散步道,当然也是上客堂师兄们天天劳动、时时经过的地方。

      全普照寺服装最整齐、最有禅味的,就属上客堂。灰色的厚呢布在冬天穿着也不冷,款式很端庄,符合佛教的形象。这套衣服连我们都江堰市佛协的喻副秘书长都喜欢穿。

      记得,这批衣服是李贵花居士所捐赠,她是寺院的常年护法。当时随同衣服一起到的,还有罗汉鞋,还有“龙华三会厅”的课桌、椅子和桌布,一大堆东西。那时候,上客堂才刚刚启用,除了领班熊姐和刘姐,其他师兄们都才刚来。我们还特别邀请了青城山庄客房部的专业老师,前来寺院现场讲课,培训技能。因为师父觉得,我们要给客人们提供欢喜,提供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的服务。

      那时候,我们是从进房敲门开始学起,从先后顺序的整理步骤学起,从铺床擦桌重新学起。“阿弥陀佛”成了不离口的问候语,合十成了下意识的动作,这些,都是大家重新学起的。

      三年过去了,我们的上客堂从最开始的新鲜青涩到现在的成熟稳固,前前后后住过了许多许多客人。常年守护于此、为大众服务的这十余位志工师兄,虽然来来去去,但这支志工队一直都勤奋劳动,保障有力。

      她们常说,我们没有多少文化,就好好干活,把房间整理巴适,让人家看到干净整洁,心里舒服了,我们也就高兴了。

      记得,在上客堂启用的最初日子里,大家刚刚来,什么也不懂。为了培养大家的福德智慧和恭敬心,熊姐带着大家每天早上提前10分钟到寺院,干活前先诵读三遍《心经》,回向,然后再开始一天的工作。起初大家不是很理解,也不是很愿意,但是还是坚持这样做了。后来,诵读得多了也就会背诵了。再后来,大家开始读《大悲咒》,开始主动地找经书法宝来看,再后来全寺院就开始抄经。大家从什么都不懂的村民,慢慢地接受佛法的熏陶,做人做事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

      她们的家,基本上都是大观镇附近的,欣禾村、丽江村、桃源村等等,都是地道朴实的村民。每天早晨来,下午回,或者骑车,或者走路,都不太远。有时候,看着她们走在山路上,听着欢声笑语,真是感叹和羡慕,这真是一群快乐的人。

      快乐源自内心,内心的充实和单纯,内心的善良和无杂。突然,我也很想加入到她们中去,做一个快乐简单的打扫人。

 

(文/图  普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