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普照寺记 心得清凉 休身养息 普照禅茶 都市道场 慈善事业 法物流通
寺院每一天
[日期:2015/1/20 | 浏览次数:< 返回寺院每一天
2015/1/20 12:46:49
十方来稿:幸福花开————有感于《我们为何不幸福》

我们为何不幸福?书名看似在寻求答案,却是在叩问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你,我,我们为何不幸福?

其实,每个众生的心中都有一种本能,那就是:渴望幸福,恐惧痛苦。而真正的幸福,定义又是怎样的?在《我们为何不幸福》一书中,师父以佛教的角度为我们揭示了寻求幸福的真谛——幸福,不是对于物质的崇尚;幸福,不是盲目的攀比;幸福,不是仅仅接纳生活的美好。幸福,它的背后也有很多的因缘际会。

1.安守己心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物质供应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要发达;而物质的满足,却似乎并没有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相反,这个时代患有癌症:不开心的人、痛苦的人,甚至罹患抑郁症的人比比皆是。这样的结果,值得我们每个现代人反思。

    以前的人吃不饱,穿不暖,却可以过很幸福的生活。孔子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和我们都市中经常抱怨钱不够用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的生活条件和内心的幸福感没有绝对的关系;究其原因,在于颜回没有把目光延伸在外,而是向内,无限地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个内心富有的人,又怎么会在乎外在的条件呢?

也许我们会找理由说,颜子是圣人,而我们只是芸芸众生,又怎能相提并论呢?其实,佛教并没有让我们必须过吃糠咽菜的生活。毕竟,我们身处这样的生活环境,和两千多年的时代早已不同。所以师父说,我们选择过好一点的生活,这个无可厚非,但关键是我们生活的意义不仅仅局限在生活质量本身。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更有意义的生活。

比如,全世界幸福感最强的国度:不丹。这个国家的人们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并且把佛教的精神深深植入日常生活。在不丹,你会发现人们购物找钱时不会去辨别真伪,因为他们彼此信任;若路上有人摔倒,所有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扶起他,因为他们坚守善良。再看看我们自己。我们抱怨自己的幸福感不够,会说自己的生活条件不好,钱不够用等等,却没有人尝试打开心扉,接纳阳光,接纳爱与信任。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播种的种子,播种幸福,收获幸福。

安守己心,是一种幸福。

2.蚌病成珠

以前,总会听人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过,遇到困境去如是思维的人又有多少呢?师父说:“转痛苦为道用。”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外境的好坏,但是可以选择“对境练心”。这个过程,也许会是不适的,痛苦的,但却是有意义的——就像海里的蚌贝,沙子进入柔软的身体注定是疼痛的,海水的冲刷也注定是咸涩的,可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珍珠,而珍珠其实是蚌贝苦难的泪水化成的。我们可以向蚌贝学习,让痛苦化成修行,让苦难更有意义。当种子发芽时,我们可以改变条件,从而改善品种。

对于一个没有经过心灵训练的人来说,我们经受痛苦时很可能是手足无措的,很少人会思考痛苦本身的价值。我们沉溺于痛苦惶惶不可终日,更有甚者,从此一蹶不振,轻贱生命。而这样去做,是对生命莫大的辜负。

其实,我们可以正视自己所遭遇的苦难,寻找内在的原因:是我以前播种不好的因,当下因缘成熟,因此感得苦涩的果实?还是生命的本质是无常,而我却执着为常有,因此当事情发生变化时无力去接受?如是思维后,我们就会发现,痛苦,本来就是瓜熟蒂落啊!再进一步,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没有经历苦难的人又有几个呢?想到这里,我们便可把握痛苦,将苦难当作教具,使得每一次的苦难都有意义。

蚌病成珠,是一种幸福。

3.放下执念

仔细阅读师父的书,我发现,获得幸福的窍诀在于放下执念,同时拿起对于众生的责任。一个人的心里若是只有自己,遇到困难时就像一个自行车遇到一块石头,不小心就会翻车;而一个人心怀众生,他遇到困难时就像一个四轮车遇到同样的石头,这时安全系数要大的多。

而要真正放下执念,最圆满的方法是证悟空性。

当下,我们的修行也许未及于此,但是我们可以为了度化天边无际的众生而发愿,愿我证得空性,最终成佛,以此来利益你们。这样,我们一想到自己的起心动念、一举一动都是为了众生得到究竟的幸福,就会升起一种神圣感,也会非常小心地抉择自己的心念,精进地行持善法。

我们还可以尝试多思维空性的道理。空,并不是否定世俗谛的一切,而是站在更细微的角度——胜义谛来思维。我们的胸怀,本就如同寂静虚空般浩渺,心念如同天空飞过的鸟儿,各种苦乐的觉受就像云彩。我们的心灵可以包括三千大千世界,天空不会因为鸟的停留和飞走而难过,天空也不会因为云彩的聚散而叹惋。一切的鸟飞过天宇都不会留下痕迹,一切的云卷云舒都不会说我来过。因为,我们的心是虚空,虚空就要容纳一切,长养一切。因此,我们的幸福不幸福本来就是虚妄的啊!只是我们是普通人,所以会用不成熟的我见来判断这个世界。如果有一天,我们心如虚空,又何须挂碍世间的离合悲欢?

放下执念,是一种幸福。


我们为何不幸福?

我们每个人都有幸福的能力!

如果你正祈祷心中绽放幸福之花,那么,此刻,就请在心中播撒一颗幸福的种子吧!

愿每一个众生得到最圆满的幸福!


(文:李若眉   责任编辑: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