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普照寺记 心得清凉 休身养息 普照禅茶 都市道场 慈善事业 法物流通
寺院每一天
[日期:2015/1/1 | 浏览次数:< 返回寺院每一天
2015/1/1 21:28:17
寺院员工录:五观堂的吕大厨

      有幸来普照寺吃过素斋的人都知道,普照寺的素斋,那是杠杠滴!

      每一次人家问我,你们有啥子菜好吃嘛?第一个毫不犹豫推荐的,就是招牌菜——水煮系列,水煮豆腐,水煮素肉,水煮素毛肚。然后才是麻婆豆腐,土豆烧素牛肉,宫爆菇丁之类。

      说到水煮系列,就不得不提到我们的大厨,吕老幺。

      吕老幺的本名叫吕昌良,估计是在家排行最小吧,所以叫了个“老幺”的名字。吕老幺很有大厨相,高高的,胖胖的,穿上厨师服,戴上厨师帽,也不比新东方的人差。寺院里每一次大型法会、活动或者重要的接待任务,做素斋宴席,基本上都是由吕老幺带着厨房里的人一起完成的。顺便说一下,我们现在共有四名大厨,以后慢慢给大家介绍,今天先说吕老幺。

(这是去年腊八团年宴的时候,他在抱煤搭灶。)

      事实上,吕老幺在普照寺应该算是个“厨二代”,他爹当年就在普照寺煮饭。那个时候,才十七八岁的吕老幺经常来寺院给他爹帮忙,一来二去地,最后就接了他爹的班。嘿,历史惊人地相似,吕老幺的儿子现在也是偶尔会在很忙很忙的时候跑来来帮他的忙,比如说腊八团年宴,六月十三蓥华会,以及过春节的时候,只是他儿子还比他当初小一点,才十一二岁。我们不禁猜想,这会不会是“厨三代”呢?

      吕老幺做的菜,味道确实好,不仅好吃,还好看。2008年以前,普照寺的素斋分五观堂和素餐厅,五观堂供应大众斋饭,素餐厅提供点菜服务。那时候,吕老幺就是素餐厅的掌勺人,所有的菜品设计,基本上都是他的作品。我曾看过那时候的菜单,一大本厚厚的精装菜谱,上面的菜式图片,好看!

      可惜的是,地震后,菜谱再也找不到了,寺院也没有再做过这么漂亮的菜谱。特别是灾后重建后,五观堂与素餐厅合并,大家就只能看着小黑板上的菜名点菜,也没有个直观的视觉参照。去年有一阵好像说打算做个菜谱来着,还拍了照,只是后来就没有下文了。这下,大家要看到活生生鲜亮亮的普照寺招牌菜,不知道要等到哪年了。

      对于吕老幺做的菜,基本上没人表示异议,从师父到员工,从领导到名人,从大护法到企业家。不是夸张地说,大家都说了,普照寺的素斋做得好!

(普照寺的特色素菜:笋子烧素牛肉,不过这还只是笋子哈。)

      吕老幺对于做菜一道,颇有自己的见解。他曾说,只要哪里出了一道新式菜品,基本上自己去吃个一两次,就能八九不离十地给它做出来。而普照寺的很多菜品,也就是他自己综合综合,拾掇拾掇,创出来的。去年师父专门带了他去山西看人家做的面点,他回来之后总结到,北方人天天吃面食,所以就变着花样在面点上琢磨,不是包包子就是包饺子,万变不离其宗。这话听起来有点狂傲。

      “做菜也是一种修行”这是吕老幺自己说的。这人天生性格外向,活泼乐观,喜欢说话,而且还喜欢开玩笑。作为一个厨师,他经常能东拉西扯地把什么事都跟佛法和做菜相贯通,大家听他吹完之后,居然都还觉得他说得有些道理。虽然平常看他有点“甩”,不过真正做事的时候还是挺靠谱,这是经过多年验证得出的结论。人不可貌相,时常,外表放荡不羁的人其实有一颗细腻善良的心,他知道什么时候该玩,什么时候该认真。

(这个菜是叫做“胡萝卜烧素鸡”,寒冬腊月里看样子就很暖胃。)

      除了酷炫的厨艺,吕老幺还有个秘技。除了练过岳家拳的果证师父,谁能想到,普照寺的厨师居然都会功夫呢?太赫人了,藏龙卧虎的普照寺!

      吕老幺的功夫是自己杂七杂八乱学的,他的师父之一就是练太极拳和内家功夫的田居士。据说吕老幺跟田居士切磋的时候,居然没打赢。吕老幺后来说,那是尊师重道,不能打赢。吕老幺因为有这项特长,还成了他们村上民兵队的一份子。我曾向他讨教过怎样练功夫,他说先练下盘,每天站桩,练个把月再说。偶尔会看到他比划三两个武打动作,还真像那么回事。

      从很“飞”的青少年到现在的厨房台柱子,吕老幺已经为普照寺服务了十多年,佛法的浸润对他多多少少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他常说,人要想得开,愁眉苦脸是一天,开开心心也是一天,师父说的,要活在当下嘛。

      你看,连厨师都这么有觉悟。果真是,亲近三宝的人,都是有大福报的人哎。

 

(文/图  普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