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配图,我们借用果证师父刚刚在海陵岛的海天之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思所感所见所闻,处处皆禅。)
那天下午,我不记得外面是否有阳光,不过当大家都围坐在师父身边,真诚地分享着自己最真实的感觉,那时候,感觉很温暖; 听着大家的故事,有时候很感动,有时候很欢乐,彼此间的距离越走越近,人与人的隔阂越来越少,这不是很好吗?
做真实的自己,是果证师父一直的教导。一位练瑜伽的同修就说了,她跟师父的结缘就是因为曾经有一次在普照寺参加“七日瑜伽”,有幸听到师父的开示,被师父的真情、真意所感动,感觉师父就是一位很真诚的人。因为这样,她对佛法,尤其是对“禅”非常上心。她说,练瑜伽也会有遇到瓶颈的时候,怎么办呢?就打坐,禅修。然后发现,果然,禅的东西真的能让她突破瓶颈,不断学习和提升。
真好。禅修是修“定”,定而后能“慧”。开启了智慧,很多深层次的东西自然而然就启发了出来。
我们也知道,并不是每一位开始学禅修的人都能完完全全一天不落地坚持禅修。有位同修说自己其实在6月份就来过的,不过,加上今天,才是第三次。因为刚开始来的时候,一坐45分钟,两坐就90分钟,觉得自己坐不下来,就回去了,想自己回去在家先练腿,练好了再来。但是吧,回到家里打坐,心静不下来,一直也没什么长进。所以,现在又回到精舍来,回到有同修一起的这种气场里,那可比自己在家打坐要好多了。
这是很多初学者都会遇到的问题,不过,在家打坐,障碍真的比较多啊。共修的力量真不可小觑。可能很多同修试过了,所以又都回到禅堂来了,这就致使我们三楼的禅堂坐不下了,不得不让一部分晚到的同修随着班长杨大鹏居士到二楼小禅堂去打坐。
在小禅堂的一位同修就说了,她今天是第一次来参加的,动作有点不规范,腿脚也有点难受。好在班长提前把姿势给大家调整了一下,也做了很多讲解,所以一切都还好。只是,真的有很多念头,外面也有很多干扰声。她的感觉是,禅修打坐不仅仅是一种肢体动作,它是训练我们在喧嚣的都市中如何静下心来,并不是说我们听不见,而是听见了之后如何去把它管住。
真是有悟性!第一次打坐就有这种领悟了。
实话说,生活在成都这样一个大都市里,每天忙忙碌碌为生活奔波,很难不心浮气躁,大家需要一个较为清净的地方来卸下压力,卸下防备,卸下一切包袱。很多人其实是很想做一些能够养生、静心的事,禅茶、禅修、禅乐、禅艺等等都是这一类的衍生。因为他们知道,人到了一定年纪时,心灵和身体如果不能安静下来,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问题。而在精舍,有人说,还真的让自己不安的心找到了归宿,为自己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寻求到一片净土。
听起来似乎有点矫情,不过,也许只有真正从中受益的人才会有那种体会。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没有职场的竞争、客套和虚伪,不需要带着面具去应对,大家可以暂时地回归到真实的自己,很好,很亲切。
最近网上流行那句话“有钱就是任性”,要做真实的自己,有时候也确实需要一种“任性”,这跟有钱没钱关系不大,但各位必须得明白,选择即要承担,这也是师父一直强调的话。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还在于自己,在于那颗心。
哎,修行真是不容易啊!不过,师父还是鼓励大家,加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