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父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学一下摄影,因为普照寺那画面太美,我一个人拍不过来。所以,在这个阳光极为灿烂的午后,在塔院的森林里,师父开始磨练自己的拍照技术。
往常,师父都是用手机或者平板来照,时常也会从善如流广泛收集众位善友的美图,师父还自己学会了美图秀秀。不过,当抱着一台叫做“佳能6D”的有各种拍摄模式的大块头照相机的时候,还是有些不太适应。师父说,这块“砖头”有点重。师父说,咋个有时候快门按不下去呢?师父说,这东西确实比较专业咧!
晃着晃着晃着,师父发现了一幅好图画——水中倒影。
光与影,从来就是摄影爱好者的福利,能够自在悠游其间的,都是大师。对焦,是初学者惯常遇到的问题,焦点对不好,画面不讨巧。我这个业余人士也还在摸索练习之中。于是,我们就端端地蹲在这个水缸旁边。
师父后来在微信里面写到:
“清代的青石水缸,被我从昔日的老厨房移到了塔院。为了不让它变成回忆,成为记忆中的某个瞬间,师父便叫人搭建亭子,依然让它盛满了水,时时洋溢着生气。昨夜冷月天上挂,今日暖阳豪情洒,漫步塔林间,惊见缸中影。”这正是:
一缸一世界,天地水中合。
鱼飞而上树,鸟游如可钓。
众生颠倒相,执幻以为真。
古今多少事,尽入一缸中。
远在闽南佛学院读书的普恒师父看到这首诗后,也和了一首:
一念一须弥,万般皆因苦。
身披释迦衣,手持众生钵。
喜悲常流转,自知无明覆。
明月朗秋空,甘做月下人。
恒师父好久没有在朋友圈浮现了,我们大家挺想念她的。三师父点赞表扬,不错,很有诗意!我觉得,读书真是好,学问杠杠滴!
郑佳评论这张图是极品,已得禅宗妙境,并且她自己还和了一联:
备观来意皆如实,真幽之理竟不殊。
倒影翻转过来,仿佛加了镜像。好玩。水静止的时候,物象可以成影。微波伏澜的时候,一切就模糊不见了。师父又说,水月道场,空花佛事。
水缸之后,是梅花。这两天正是她们怒放的时候,铺天盖地的浓香。腊梅花开在叶落之前,黄色的花,黄色的叶,背景虚化,也很好看。不过,拍单独的一支或者一朵,需要极其稳定的手,一丝一毫不能抖。我说,我去拿三脚架。师父说,算了。
即便是这样,我们仍然拍出了几张较为好看的花,裁切一下,更美。
我决定把塔院和师父分享给大家,欢迎大家都来拍普照寺的美丽风景。To see to get ,你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
阳光实在太好,晒得门槛发烫。
连黄婆婆都端着圈椅在太阳底下晒背壳壳,好古老,好斑驳。
补发一张今晚的星月,希望你们能看得见与月争辉却争不过的星星:
星星在哪儿呢?在哪儿呢?
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拍夜空确实是个挑战。
经窗冷浸三更月,禅室虚明半夜灯。
(果证师父 普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