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普照寺记 心得清凉 休身养息 普照禅茶 都市道场 慈善事业 法物流通
寺院每一天
[日期:2013/10/25 | 浏览次数:< 返回寺院每一天
2013/10/25 8:38:33
大觉寺的佛光

      17日那天,师父在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于星云大师座下接法,成为佛光山法子。我十分有幸,见证了整个过程。自15日傍晚来到大觉寺,这3天的所见所闻所感,真的让人耳目一新,心悦诚服于佛光山的作风气派!

      看到大觉寺的第一眼,是山门前宽阔的广场和一排整齐的铜狮子。傍晚的暮色,山月挂檐,比一般寺院都要高大的山门清清朗朗,没有“围起来”的感觉。佛光山的大气,首先从它的建筑布局就看得出来,比如进入山门后的“山门大道”,估计五、六辆大客车可以并行;再比如通往大雄宝殿的广场,估计可以容纳好几万人。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这样大面积的土地,肯定是要好好利用多修房屋的,不过大觉寺却没有,“空”着它们,而正是这种“空”,成就了其庄严气派的“大”。

      大觉寺的建筑是很简朴的,没有过于复杂的装饰,但是他们的氛围却营造得很好。比如山门大道两旁的十八罗汉、佛陀行化图以及无处不在的可爱小沙弥造像。这些雕塑,圆润、柔和、精致,让人一看就很喜欢。同时,星云大师的智慧法语也多次出现在石柱、灯柱上面,值得一观。或许正是这样的用心,时时刻刻都想着众生的用心,方才成就了佛光山今日的影响力。

      被称为“佛光祖庭”的大觉寺,历史是很古老的,不过现在的大觉寺已经不在原来的基址上了,是新建的。它的新建,促使它有机会建立良好的新风尚——在这里,我们有幸得见佛光山的规矩。

      以五观堂为例吧。在大觉寺的五观堂吃饭没有人卖票收钱的,当然您要捐功德也可以,捐到功德箱去就行了。这里采用自助餐形式,大家排队领餐盘、盛饭菜,然后在一排排整齐的座位上静静吃着,末了把餐盘送到回收点。菜肴大概有四、五种,然后是米饭、冷面条和蔬菜汤,还有水果和小饼干、小蛋糕之类的餐后甜点。在这里,没有吵吵闹闹,没有争抢,也没有人专门维持秩序。厨房的义工偶尔出来看看还有多少人需要就餐,还有多少饭菜供应,然后为大家准备好即可。

      基本上,回收点的每份餐盘都是干干净净的,没有剩菜剩饭。在吃饭过程中,也没有人大声交谈,乒乒乓乓。在一种默认的规则下,如果有人不遵守,那么他就是表现自己的低素质,而没有人愿意自曝其短。五观堂里也没有“食存五观”、珍惜粮食之类的标语,因为对于能够遵守的人来说,这些是不必要的,对于不能遵守的人来说,标了也是白搭。

      在接法仪式的那天中午,午饭前,有幸看到了不一样的供斋。大部分寺院的供斋,都是需要法师端着一碗白米饭到大雄宝殿去敲木鱼、施食、唱供养偈,然后端回五观堂敲板,大家才可以动筷子。而大觉寺是这样的:围着五观堂特有的围裙,年轻的法师双手持两条木块,站在大雄宝殿前“啪——啪啪——啪啪啪啪......”听那节奏,很像敲云板;拍完后,法师又走到西净堂的位置,再次“啪啪啪”地敲木块,敲完之后才回五观堂。这样的供斋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实属新鲜。

      再说回新风尚。佛光山的大殿没有香烟火烛,大觉寺也没有,佛光山用小碗盛花供佛,大觉寺也这样。大大的香炉,这里是没有的;高香、小香,这里也是没有的;这里有的,是供花以及环保的香薰蜡烛,很干净也很健康。当然,功德箱和功德簿,这里还是有的。这里还有滴水坊和三摩地,是喝茶、用简餐的地方,同时也是佛光山文化书籍、音像制品、手珠之类的法物流通处,不过他们叫“建寺义卖”。

      在大觉寺里,绝大部分僧众都是从佛光山直接调派过来的,都是女众,我们见到的妙崇法师刚刚才来大觉寺1个月,她之前是在美国、日本的佛光山。有一位满观法师,是佛光山文化系列的负责人,做了几十年的编辑,编杂志、写书,极为谦逊且有才学。大觉寺的都监妙士法师也是从佛光山来的,现在负责整个寺院的工程修建、日常管理等等,都是很不错的比丘尼师父。因为大觉寺实在有点宽广,我常常会看到这些师父们自己开着观光车跑上跑下,从山门到大雄宝殿走路的话估计至少20分钟。

妙崇法师

满观法师

      在大觉寺,还有很多义工,大家都有统一的服饰,见面打招呼都说“吉祥”,而非“阿弥陀佛”,这一点也是佛光山的风尚。他们之中也有一部分是直接来自佛光山,所以言谈举止间极为有礼,脸上常常是温和的笑容。当然,本地人在这里工作的也有一些。

      接下来,说说师父接法的事。接法,用俗人的话说,就是收徒弟,这次是星云大师收徒弟。缘起就不必说了,虽然一波三折但还是较为顺利地获准接法,这就是很幸运了。我们只说说接法当日吧。

   当日接法的出家众有14位,其中8位是女众,除了师父之外,其余7位都是法海寺的比丘尼。同时,这一天也是信众皈依的日子,两百多人有幸在星云大师的见证下皈依三宝。接法仪式在大雄宝殿里举行,非常庄严,接法僧众位列中间,两边是皈依信众,上面便是星云大师的法台。

      仪式正式开始,从大门走进的首先是仪仗,然后是身着红祖衣的星云大师。大师年级很大了,是被弟子用轮椅推着进来的。此情此景,让人非常感动。

      整个过程并不算长,却很庄严。星云大师端坐法台,为大众说法,语重心长、慈悲期许,一字一句都是恳切至诚。佛光山特有的唱诵腔调,更增添了这份神圣感,每个人都倍感责任重大。引礼师唱“大众顶礼三拜——”,大家拜下去,大师说“一拜”,引礼师即唱“起——”,大众便不再拜。这一点有些让我动容,大师他完全是当得起三拜的,而他依然如此谦逊、尊重,德风昭昭。

      说法、挂珠、授法卷、摩顶授记,法子们一个一个地依次走到大师跟前,接受如山重托。传法之后是皈依,皈依信众们也一一来到大师跟前,接受甘露灌顶的加持。这殊胜的因缘吸引了很多观礼的人,他们最后也排队行至大师跟前,求授灌顶,欢喜异常。

      仪式结束后,全部人在大雄宝殿前合影留念,佛光山“人间卫视”的工作人员为大家拍照。星云大师坐在第一排,第二排是新接法的男众,第三排是女众,后面是皈依大众。观礼的人群围得满满的。合影之后,星云大师告诉身边的法师说,我跟观礼的大家也合个影吧。人群又一窝蜂地围了上去。

      按照安排,新接法的法子们会单独拜见星云大师。后来,师父跟我说,星云大师真的很令人感动,他的年纪大了,眼睛也看不太清楚,法子们围在他身边时,他都已经看不清谁是谁,他是在用心在跟大家交流。师父说,我跟大师说,我是四川都江堰普照寺的,去年您还给我们写过字的。大师说,哦,记得记得,我都还想再去一次那个地方的。大师真的很慈悲。

      事情终于告一段落,我们即将离开大觉寺了,心里满满地装载着对佛光山的惊叹。师父显然也在思考着,她说,我一直问自己,这次前来接法究竟是为什么,是慕大师的名吗?如果是这样,我就不来了。我是真的敬佩大师的胸襟气度和他为大众所做的贡献,所以我来了,我想要向他老人家学习。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佛光山,普照寺,因缘的牵引将它们系在一起,这样珍贵的缘分呵!现在,我们从佛光山接续了火种,带回自己家里,一定勤添柴禾、善自守护,让它越烧越旺,越烧越旺,最终温暖很多人,很多人。

(普曦)